作者:鄭宇庭 眼科醫師
上一篇我們借用了藥理學的觀念,介紹了風險(adverse event)與副作用(side effect)的差別,以及近視雷射手術可能會有什麼副作用。
這一篇我們將再深入討論近視雷射手術會有什麼風險。
如果還沒看過上一篇的朋友們,建議先閱讀上篇喔。
這一篇我們將再深入討論近視雷射手術會有什麼風險。
如果還沒看過上一篇的朋友們,建議先閱讀上篇喔。
近視雷射手術有什麼預期外的風險?
預期外的風險,代表非遵循正常軌跡發展的小概率事件。近視雷射手術中,常見的風險可以分為三大類:度數誤差、圓錐角膜、最佳矯正視力變差。
度數誤差
絕大多數情況下,預期移除的度數會被雷射精準地移除。但,人畢竟是生物,每個個體對雷射的反應有可能有所區別。這種「預期矯正的度數」跟「實際矯正的度數」的落差,就屬於「度數誤差」的風險。
如果雷射手術後有殘存度數,會造成裸視不佳,但戴眼鏡的矯正視力是清晰的。
👉【延伸閱讀】視力與度數,差別在哪裡?
度數誤差通常在手術後三個月內可以觀察到。如果是手術後好幾年才跑出來的近視度數,那叫做近視回退或二次近視,不是度數誤差喔。
👉【延伸閱讀】近視雷射手術後還會再近視嗎?談談近視回退與二次近視
度數誤差的發生率高嗎?我們來看一篇2019年發表在英國眼科學雜誌(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,眼科學頂尖期刊之一)的研究。這個研究統計了1998-2015年共5萬多隻接受LASIK的眼睛。術後度數誤差超過100度的比率從1998年的27.0%下降到2015年的2.4%,雷射二修的比率從1998年的1.4%下降到2015年的0.2%。
我們可以發現,隨著技術不斷進步,雷射手術的精準度不斷在提升。但,度數誤差的發生率仍舊不是零。
發生雷射度數誤差的風險因子有:手術前近視度數過深、本身有自體免疫疾病......等等。度數誤差較難避免的原因是:絕大多數的情況下,雷射都是準的。也正因雷射夠精準,才能夠通過FDA的審查上市,服務一般民眾。
發生雷射度數誤差的風險因子有:手術前近視度數過深、本身有自體免疫疾病......等等。度數誤差較難避免的原因是:絕大多數的情況下,雷射都是準的。也正因雷射夠精準,才能夠通過FDA的審查上市,服務一般民眾。
比喻來說,運動對於減肥很重要,但運動卻不是萬能的。有些人儘管再怎麼運動,卻仍舊瘦不下來。但你不能因為這樣,就否定運動對於減肥的重要性。運動還是非常重要的。
度數誤差也是一樣。醫師、驗光師、護理師,都會盡可能讓每一次的手術順利、驗光精準、維持雷射機器環境濕度溫度的穩定。但還是有可能會發生一些預期外的度數變化。我們不能因為這樣,就否定了想把每次手術做到最完美的努力。盡可能把變數控制到最小,才能結出最棒的果實。
因為度數引起的裸視模糊,如果條件足夠,可以用雷射進行二次修正,把度數打掉。如果條件不夠,或者不想再次接受手術,就剩餘的度數配戴眼鏡或隱形眼鏡,也可以恢復清晰的視力。
圓錐角膜
近視雷射手術會將角膜削薄,以矯正屈光不正。但角膜如果削的太薄,失去結構支撐力,就有可能因為眼球內壓力的關係,角膜向外膨出形成圓錐狀,稱為圓錐角膜。
近視雷射手術造成的圓錐角膜已經被研究了好幾十年,目前也歸納出兩個主要造成圓錐角膜的風險因子:術前不正常的角膜結構、以及術後角膜剩餘厚度太少。
舉例來說,我們在蓋房子前,一定要先做地質探勘:如果地質不穩固,我們又在上面蓋房子的話,蓋好的房子就容易傾斜、結構不穩。
同樣的道理,想在角膜上面動手術,術前也需要針對角膜做「角膜探勘」:詳細的角膜地形圖檢查,看看有沒有疑似或潛在的圓錐角膜風險。如果有的話,就不適合進行手術。
潛在圓錐角膜的風險指標,包含了:角膜厚度、散光度數、角膜最薄處位移量、不對稱散光軸、角膜上下屈光度差異、角膜後方膨出度......等等。這些都可以在角膜地形圖上面看到。
除此之外,如果術後角膜剩餘厚度太少,同樣也會讓角膜結構支撐力下降。因此,雷射手術後保留足夠的角膜剩餘厚度是非常重要的。目前的雷射機器幾乎都有防呆裝置,手術前需要輸入患者資料,如果剩餘角膜厚度不足,是無法啟動雷射的。
👉【延伸閱讀】近視雷射手術:角膜後方剩餘厚度 vs 角膜總剩餘厚度
臨床實務上,通常會在最低安全殘餘厚度之上,再額外加上一些厚度,做更保守的削切,在角膜厚度上更加把關。由於圓錐角膜已經被大家熟知,因此這部分的篩選及手術規劃,是非常地嚴格的。
近視雷射手術後圓錐角膜的發生率如何呢?一篇2021年刊登在Ophthalmology and Therapy的研究搜尋了1984~2021年間有報告圓錐角膜的所有學術文章,發現在這37年間,有被報告的圓錐角膜病例數為:PRK 70眼、LASIK 1681眼、SMILE 19眼。而這37年間已有上百萬台近視雷射手術被執行了。
由於圓錐角膜個案並不一定會被寫成學術文章報告出來,真實病例數一定更高。這篇文章將這「37年間」有報告的所有圓錐角膜病例數,除以「平均每年」的近視雷射手術刀量,得到一個低估後又再被高估的圓錐角膜發生率:SMILE最低,其次為PRK,最高的是LASIK。
由此我們可以瞭解到兩點。第一,圓錐角膜的發生率非常低,但也不是不會發生。第二,不同的手術方式會影響圓錐角膜的機率。相較於SMILE或PRK,LASIK的角膜結構支撐性是較弱的,較容易有圓錐角膜的風險。
如果發生圓錐角膜,治療方式有特殊硬式隱形眼鏡、 角膜內環(Intrastromal corneal ring segments)、角膜交聯術(Corneal collagen cross-linking)、角膜移植...等,依嚴重程度採取不同的治療選項。
最佳矯正視力變差
近視雷射手術另一種風險,就是做完之後裸視不清楚,戴了眼鏡後的矯正視力還是不清楚。這種添加度數也無法改善視力的狀況稱為「最佳矯正視力變差」。
最佳矯正視力變差的可能成因有很多:圓錐角膜、雷射中心偏位(decentration)、雷射傷口感染(microbial keratitis)......等等。
不同的手術方式也有不同的可能成因:PRK術後角膜混濁、LASIK術後角膜瓣介面上皮增生或瀰漫性層狀角膜炎、SMILE術中透鏡取出不完全...等等。
如果沒有經過眼科醫學的訓練,看到這些照片的一般大眾們應該會覺得:「哇,這實在太可怕了。」經過眼科醫學訓練的合格眼科醫師,看到這些照片會怎麼想呢?我提供我自己的反應給大家參考:「哇,這實在太可怕了。」
這些照片呈現的是近視雷射手術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,搭飛機最害怕發生什麼事情?航空事故。這些照片就是近視雷射手術的航空事故現場。事故現場照片,哪有不可怕的?
好消息是,這些狀況都有相對應的治療方式。雖然不一定能夠治療回到最佳矯正視力1.0的水準,但至少能夠改善目前的狀況。
近視雷射手術嚴重併發症的發生率,我會連同一個很常被問的問題,一併來嘗試揭開這神秘的面紗:「近視雷射手術最嚴重的情況下,我會失明嗎?」
近視雷射手術失敗會導致失明嗎?
一篇2020年發表在美國眼科學雜誌(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,眼科學頂尖期刊之一)的文章,也許可以提供我們一些線索。
這篇文章統計了英國25家手術中心2014~2016年做過LASIK或PRK共3萬多位患者(7萬多隻眼睛),並追蹤這些人在做完手術後,是否有發生併發症,以及併發症發生的比率為何。
在這群人中,發生嚴重併發症的有336隻眼睛(0.5%)。圓錐角膜的發生率為9隻眼睛(0.013%)。剔除掉追蹤少於3個月的患者後,手術後最佳矯正視力變差兩行以上發生在158隻眼睛(0.37%)。其中,僅有22隻眼睛(0.052%)的術後最佳矯正視力視力小於0.5。
這篇文章收納的個案數很多,很值得我們參考。可惜的是,它未提及最佳矯正視力小於0.5的情況,是否達到失明水準。因此,我們再來看另一篇文章。
另一篇1999年發表在Ophthalmology(眼科界的頂尖期刊之一)的研究,在仍使用板層刀做LASIK的時代,追蹤了1062隻LASIK眼睛,其中手術後最佳矯正視力變差兩行以上的發生率為4.7%。其中,僅有3隻眼睛(0.3%)的術後最佳矯正視力視力小於0.5,而這3位都是板層刀引起的併發症,同時沒有任何一位達到失明的標準。
以現在的眼光看來,板層刀製作角膜瓣已經是舊的手術方式了。目前幾乎是以飛秒雷射來製作角膜瓣,因此可以看到從1999年至2016年,最佳矯正視力變差兩行以上的風險發生率從4.7%一路下降到0.37%。
回到我們的問題。所以,近視雷射手術失敗的話,會失明嗎?根據上面的資料顯示,近視雷射手術失敗的話,視力的清晰度是有可能會下降的。但要造成失明,其實很困難。
如何看待近視雷射的風險?
風險大家都很討厭,誰都不希望它發生。
搭飛機出國的時候,大家都會害怕飛機發生事故。大家都知道乘客很害怕,但你們知道飛機上的工作人員也很害怕嗎?因為乘客偶爾才會搭飛機,他們則是每天都在飛機上工作啊!
為了避免發生航空事故,飛機需要定期接受專業機械師和地勤人員的保養與檢修,確保飛機零件維持在最佳的狀態。飛機起飛前,也需要再做一系列的檢查,確認再確認、安全再安全。為的就是讓這趟航程可以順利。
航空事故的發生率非常低。但儘管已經盡了一切努力,直至今日航空事故的發生率依然不是零。
有沒有什麼方式,可以100%確保航空事故不會發生我身上呢?聰明的各位一定有答案了:不要搭飛機!
沒錯,不要搭飛機,是唯一100%確保航空事故不會發生在你身上的方法。找最資深的機長、找最具規模的航空公司都沒用。只要你搭飛機,航空事故發生在你身上的機率永遠不是零。
不做近視雷射手術,是不是就沒有風險了?
不搭飛機,你的替代交通方式是什麼呢?搭船,也有船難風險。開車,也有交通事故風險.自己好好走路,也有可能遇到酒駕的白目駕駛人來撞。
不做近視雷射手術的人,替代方案是戴眼鏡或戴隱形眼鏡。其中,隱形眼鏡的正確使用方式,往往最容易被大家忽視。戴著隱形眼鏡睡過夜、戴著隱形眼鏡戲水等等,時有所聞。
沒有遵循正確方式配戴隱形眼鏡,可以說是眼睛的殺手。輕微如角膜缺氧導致血管新生,嚴重如感染性角膜炎,都會造成眼睛的危害,甚至造成不可逆的視力損傷。
結語
我們該如何看待近視雷射的風險,以及它帶來的好處呢?
有些人會聽到自己身邊有朋友或者網友分享:「做完近視雷射手術後視力變差,悔不當初,早知道就不要接受近視雷射手術,這個手術根本不安全,千萬不要做,我認識的眼科醫師自己也沒做......」
有些人則是看到:「我朋友們做完恢復都很棒,也沒什麼副作用,每個都建議我快去做,早做早享受,很多眼科醫師不但自己有做近視雷射手術,還幫自己的小孩做,檯面上很多藝人、網紅也做了......」
這就像是發生航空事故傷者的朋友們,告誡著街坊鄰居們,飛機很危險,不要被表象給騙了;同一時間空姐們卻在介紹自己的好姊妹一起來當空姐,休假時也開開心心帶著自己的家人搭飛機出國遊玩,搭飛機並沒有那麼危險。
這些看似矛盾、互相衝突的事實,有沒有可能有個合理的解釋?
這讓我想到,有數個盲者各自摸一隻大象,有的人摸到大象的鼻子,覺得大象的樣子像根彎彎的管子;有的人摸到大象的腳,覺得大象的樣子像粗粗的柱子。他們都覺得自己摸到的才是大象真正的樣貌,有時候甚至會彼此爭吵。
如果能夠摘下蒙住眼睛的眼罩,看到大象真實的全貌,你會發現每個人對於大象的描述都是對的,彎彎的管子以及粗粗的柱子,都是大象身體中的一部分。
摘下眼罩後,你不會再說大象是彎彎的管子,也不會認為大象是粗粗的柱子。
因為大象,就是大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