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阿嬤說:「我都九十幾歲了,還要開嗎?」
那天,一位九十幾歲的阿嬤被家人「拉著」走進診間。
家屬焦急地說:「醫師,我們家阿嬤已經看不清楚了。」
阿嬤則緊張地說:「都九十幾歲了,再活也沒幾年,還要開嗎?」
她的白內障已經「過熟」——那是一種又硬又厚的狀態,即使對經驗豐富的醫師來說,也是一場挑戰。
我告訴她:「妳現在幾乎看不到了,就算手術不完美,也不會比現在更糟。但只要成功一眼,妳就能重新看見這個世界。」
接著我補了一句:「難道妳要等完全失明了才來找我嗎?」
過熟白內障手術:醫師的挑戰,也是患者的勇氣
白內障「過熟」代表水晶體變得非常堅硬、混濁,手術過程不僅難度高,也更容易產生併發症。對醫師而言,是一場技術與耐心的考驗;對病人而言,更是一場對未知的勇氣。
阿嬤沉默了幾秒,最後艱難地點點頭。那一刻,我其實很敬佩她。她選擇相信、選擇嘗試,而不是放棄。
一場與時間對抗的手術
手術過程很艱辛,也很耗時。我們盡可能降低不適感,小心翼翼處理每一步。我笑著對她說:「阿嬤妳不要趕我喔,我要慢慢來。」
每一次下刀、每一次吸除,都得謹慎操作。在那種沉默的專注裡,時間彷彿變得很長——因為我們都知道,這一刀,關係著她能否重新看見光。
當阿嬤再次看見世界
隔天回診,阿嬤取下眼罩,愣了一下,然後笑了。
她說:「醫師,我又看到了。」
那一刻,她的笑容特別亮,眼神裡重新有了光——那是久違的、屬於生命的光。

給每一位高齡白內障患者的話
很多長者會問我:「我這年紀了,還能開白內障手術嗎?」
我的回答總是一樣:「別怕,年齡不是問題。只要你能躺在床上三十分鐘不亂動,我就可以為你拚一次。」
白內障手術的目的,不只是讓視力變清楚,而是讓人重新看見世界、看見家人、也重新找回那份生活的光。
關於鄭宇庭醫師
我是鄭宇庭醫師,目前在高雄與台南兩地諾貝爾眼科診所駐診,有豐富的困難白內障處理經驗,並多次在眼科學術會議中受邀分享白內障相關主題。
診所榮獲原廠頒發「蔡司白內障設備認證中心」肯定,配備國際級手術設備、飛秒雷射與液體穩壓技術。院內使用的顯微鏡與超音波乳化儀等設備,能提供清晰的手術視野與穩定的操作環境,讓醫師能更細緻地掌握每一個關鍵步驟,為每一台手術詳細把關。
白內障手術不是終點,而是「重新看見世界」的起點。每個人都值得看得更清楚。
#鄭宇庭醫師 #白內障手術 #德國原廠認證白內障設備認證中心 #德國高階白內障科技 #德國人工水晶體



